大家都知道,日本的垃圾分类相当严格,虽然近几年中国各地也接连实行垃圾分类法,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垃圾分类还是了解不深的。
其实大家到日本后入住的的第一天就会有人发放垃圾处理的小册子,房东或房屋管理处也会对怎么扔垃圾进行讲解。
因为垃圾分类条例太多,大多日本人家中都常备手册,以便随时翻阅。
如果你不严格的执行垃圾分类的话,将面临巨额的罚款。
日本的垃圾分类,是母亲手把手教下一代的。从出生开始就学起的。那么我们留学生去到日本就只能慢慢学慢慢习惯了!
一个饮料瓶子,在日本,丢弃之前需要以下五个步骤。
1、喝光或倒光。
2、简单水洗。
3、去掉瓶盖,撕掉标签。
4、踩扁。
5、根据各地的垃圾收集规定,在“资源垃圾”日拿到指定地点,或者丢到商场或方便店设置的塑料瓶回收箱。
下面我们按照类别给大家一一介绍垃圾分类方法:
可燃垃圾
主要包括:容器包装以外的任何塑料制品,厨余垃圾,食用油,不干净和损坏的衣物,碎纸,橡胶皮革制品,枯枝。
可燃垃圾一般一周回收两次。要特别注意的的是食用油在丢掉之前是需要用吸油布吸走油,再把油丢掉的,或者使用固化剂将食用油凝固之后才可以扔进垃圾袋中。如果包包和鞋子上有金属零件的话也需要将它拆下来,再丢进可燃垃圾袋中。厨余垃圾需要沥干水分用报纸包好后,用指定橙色垃圾袋装好。棍棒类砍成约50厘米的长度捆牢。注意,牛奶盒不在可燃垃圾类中。
不可燃垃圾
主要包括:小型家电,陶瓷类(碗、陶瓷、砂锅等),橡胶类,金属类,毛绒玩具,耐热玻璃、化妆品的玻璃瓶、保温瓶、电灯泡、一次性取暖炉、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打火机等。
不可燃垃圾一般也是两周处理一次,损坏的陶器,玻璃,刀具需要用厚纸包起来,写上“危险”的字样再扔进垃圾袋中。失效的灯泡也要用纸袋子包起来在扔进不燃物的垃圾袋中。打火机需用完后用其他袋子包装好标明“打火机”字样再扔进垃圾袋中。
有害垃圾
主要包括:荧光棒、干电池、体温计(用水银的体温计)等。
有害垃圾必须与资源垃圾装入不同的垃圾袋。装有荧光棒、干电池、体温计的垃圾口袋上必须注明“有害”二字,充电电池尽量回收到商铺的回收箱。未使用水银的体温计属于“不可燃垃圾”。
资源垃圾
主要包括:喝完的饮料瓶子,食品罐子,化妆品瓶子,去掉瓶盖和包装纸的塑料瓶子,喷雾器,旧报纸,杂志,书籍,牛奶盒子,可回收塑料包装。
资源类垃圾一般一周回收一次。在扔瓶子时要用水冲洗干净再放入垃圾袋,喷雾需要用完了才能扔,纸类物品也需要分类然后用绳子系好才能扔。如果遇到有清洗不干净的外包装塑料袋的话,就要将它归类为可燃垃圾丢进可燃垃圾袋中。
大型垃圾
主要包括:家具,自行车等大件物品,大型的家用电器,其他(自行车、音箱、行李箱等)。
处理大型垃圾需要打电话预约,并支付一定“处理费”,比较大型的家电必须要到市里最大的处理中心处理,不仅会收处理费还需要追加运费。
日本的垃圾分类做的非常细致并且也实行的非常严格,虽然中国也在慢慢普及垃圾分类,但因为人口多面积大实行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,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将垃圾分类普及,让资源能够利用起来。